【吉他乐理基础知识入门】唱歌入门的乐理基础知识点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09-11 06:05:03
分享到:

  我们在学习音乐的时候都会想要知道乐理的基础知识你,那你知道乐理的基础知识点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乐理基础知识点资料,赶紧快和小编来看看吧。

  乐理基础知识点

  基本乐理的基础知识是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乐理基本知识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1、什么叫记谱法?一首曲子一般都包含高低、长短、强弱等要素。把这些要素用各种记号、符号记录在纸面上的方法叫记谱法。古今中外使用过和正在使用中的记谱法是有很多的。拿我国来说,古今使用过的记谱法就有多种。据说早在战国时代,卫灵公手下的音乐师叫师涓的,就能用某种记谱方法记谱了。据文字记载,我国隋唐时期就产生了工尺谱、减字谱(古琴用),宋代又又产生了俗字谱。工尺谱几经沿变,至今仍有民间艺人使用。不过近、现代在我国使用比较普遍的是简谱五线谱,尤其以使用简谱的人最多。从世界范围来看,使用最普遍的是五线谱。

  2、什么是简谱?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本学校通用过,不过后来他们也不用了。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我国。1904年,沈心工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曾风行一时,从此简谱便在我国普及开来。笔者认为,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我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而且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又都不用它,我们应当创造条件推广、普及五线谱,以利于提高音乐水平及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3、什么是五线谱?五线谱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记谱法,在目前的记谱法中,五线谱相比较而言最为严密、准确、科学。它用五条平行横线记录声音的高低,用空心(或实心)椭圆或在它一侧加竖线(有的还在竖线的一端加尾巴)的图形作音符,表示音的长短(实例请见本站登载的曲谱)具有立体感,便于记录多声部音乐。它17世纪末正式传入我国,在清朝康熙年间宫廷编撰的律吕正义续编中,对它有详细介绍,可见传入我国之久。1930年,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将梅兰芳唱的戏曲用五线谱记录下来,出版了梅兰芳歌曲谱,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记录戏曲音乐的专集。有些人认为五线谱比简谱难学。有这种观念是容易理解的。其实主要原因并非五线谱难,而是改变从小养成的读谱习惯难。你从小接触的乐谱都是简谱,已经习惯于简谱那一套,现在要改当然难了。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就用五线谱,小学、中学音乐教科书也一律如此,平常所见的谱都是五线的,旷日持久,就习惯成自然了。现在有不少孩子三、四岁就开始学钢琴(学钢琴就非用五线谱不可了),由浅到深,由简到繁,读谱练琴齐头并进,所以不少孩子年纪虽小,视读线谱的能力却比许多成年人强得多。什么道理?熟能生巧嘛!

  4、什么是小夜曲?文章有各种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都是文章的体裁。音乐也有各种体裁,如小夜曲、摇篮曲、奏鸣曲、圆舞曲、小步舞曲、波尔卡、玛祖卡都是音乐的体裁。小夜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载的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

  5、什么叫波尔卡?波尔卡这个标题不是起概括和提示音乐内容的作用,而是表明它的体裁属于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全欧,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用过这种体裁写过音乐作品。它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6、什么叫玛祖卡?也是属于男女对舞用的舞曲。起源于波兰,也曾在欧洲风行一时。它与波尔卡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为二拍子,而它却是三拍子。一般三拍子的曲子重音是落在小节的第一拍,而玛祖卡却常落在第二或第三拍。比如浅易琴谱中所登的汤姆生《玛祖卡》,多数小节的重音就是如此。玛祖卡所表达的情绪一般都活泼热烈,演奏时需掌握这个特点。

  7、什么叫小步舞曲?浅易琴谱里已登了两首由巴赫作曲的小步舞曲,其实巴赫写这种体裁的作品并不止两首,而且许多古典音乐大师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也都写过以小步舞曲命名的作品。小步舞曲起源于欧洲的宫庭,曾在法国宫庭流行一时。它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速度缓慢,从容典雅,颇具贵族的风格。

  8、什么叫圆舞曲?圆舞曲又名华尔滋,也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起初流行于维也纳的舞会上,十九世纪风行欧洲。以斯特劳斯的佳作《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它有快步和慢步两种。与同样也是三拍子的玛祖卡不同,它的重音一般都落在小节的第一拍上。也与同样是三拍子的小步舞曲不同。圆舞曲的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不象小步舞曲那么温文尔雅。不过必须明确,音乐不是数理,不是逻辑,这种区别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并非是绝对的。

  9、什么是学堂乐歌?本站近代名歌栏目中送别、国民革命歌、夕会歌等中国近代早期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所以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这可以说是它们的特点之一。

  10、andanteallegro.....什么意思?这是在钢琴乐谱上常见的外文字。这类外文字叫音乐表情术语,多数用意大利语。

  11、在西洋音乐史上,叫做斯特劳斯的著名音乐家有四个,请注意不要张冠李载。第一个大名顶鼎,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者约翰。斯特劳斯,有圆舞曲之王的美名;第二个就是新年音乐会压轴节目《拉德斯基进行曲》的作者,也叫约翰。斯特劳斯,是前者的父亲,为表示区别,人们常在其名字的前面加一个老字,或者在其名字后面的括号中加一个父字。小约翰的音乐成就来自父亲的启蒙,后来超过老子,但老子却坚决反对儿子搞音乐,还曾为此上过法庭告过儿子呢。第三个叫弗兰兹。斯特劳斯,是十九世纪德国大音乐家瓦格尔的同代人,是当时慕尼黑宫庭乐队的首席圆号手,他在音乐上并没有可以写入史册的成就,却因多次敢于公开对瓦格尔表示鄙视而出了名。第四位是此人的儿子,叫兰兹斯特劳斯,以创作交响诗和歌剧著名。

  12、以多瑙河命名的最著名圆舞曲有两首:一首是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另一首叫《多瑙河之波圆舞曲》,是与斯特劳斯同时代的罗马尼亚音乐家伊凡诺维奇写的,原来是管弦乐作品,因为写得美,又适宜用人声来唱,人们便填词而使它成了声乐作品。这两首作品,堪称圆舞曲的双璧或姐妹花。

  13、哈巴涅拉与圆舞曲波尔卡一样,都是西洋舞曲中的体裁。它起源于古巴,其音乐特点为中速,二节子。比如本站钢琴乐谱栏目中比才的《哈巴涅拉舞曲》所呈现的节奏型,就是这种舞曲典型的节奏型。

  乐理入门知识

  四种性质: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振动不规则,音的高低听起来不明显,叫做噪音。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专指乐音)

  音列:按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

  半音: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

  全音:半音和半间之和。

  音名:CDEFGAB也叫基本音级,(在中世纪已经形成,当时差不多是唯一的音级。现在发展到八十多个。钢琴五十二个白键,一个音级到下一个的距离为八度,do

  remifasollasi(这些音名多用于歌唱,故叫唱名。

  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

  升级音: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如升C、升D、相反是降级音

  重升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全音,如重升C、重升D,等,反之为重降。

标签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